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全媒體記者曾志翔報道:10月28日,宜春市政府新聞辦、宜春市文廣新旅局、豐城市人民政府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人介紹2023年宜春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2023年宜春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將在豐城舉辦,會議時間為11月6日-7日,會期一天半,會議地點為豐城市唯美養生谷。會上將表彰全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先進縣市區、文化和旅游管理先進單位、優秀文化和旅游企業等一批先進單位,頒發宜春市文化旅游推廣大使證書,全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先進單位代表將進行交流發言。
本次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突出項目引領、彰顯豐城特色、聚焦融合發展。大會將充分呈現豐城獨特的劍文化、瓷文化、情義文化和富硒康養等文化旅游資源。用一臺沉浸式演藝晚會,呈現豐城悠久的歷史、璀璨的劍文化、瓷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把劍邑文化與博物館業態融為一體的劍邑文化博覽園;把文旅資源與體育賽事融為一體的“英雄見”中外搏擊對抗賽,是本屆大會獨具特色的呈現。

陳曉建:本屆大會對豐城市意義重大
豐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曉建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介紹,本屆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豐城舉辦,對于全面推動豐城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產業興市、文旅活市”意義重大,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有助于打響豐城獨特文旅品牌、有助于推動豐城文旅產業提質增效、有利于推動豐城城市功能品質提升。
本屆文旅產業發展大會聚焦豐城獨特的山水自然風光、富硒康養資源、歷史人文底蘊、陶瓷非遺文化,通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精心打造了6個文旅項目,唯美養生谷的動物觀賞和富硒溫泉、愛情花卉小鎮的花卉觀賞和房車露營、劍邑文化博覽園的文化展示和設計賦能,文化旅游和農業、工業、體育等領域多方位、新業態的深入融合。
豐城市以承辦2023年宜春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為契機,全力將文旅資源轉化為文旅產業,一批文旅“吸睛點”“興奮點”和“消費點”呈現在大家面前。本屆大會參觀的點位中,唯美養生谷的動物世界,在全省動物主題公園項目中,動物種群、數量首屈一指;劍邑文化博覽園采取多種形式講述豐城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和獨具匠心的陶瓷文化;中外搏擊對抗賽,與“英雄見”品牌合作,必將成為宜春市乃至全省武術文化產業一張名片、一大亮點。
豐城市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承辦旅發大會與城市建設更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緊密結合,實施了上百個城市功能品質提升項目,結合城區各街道文化特色,高標準進行主次干道改造、街景提升、綠化亮化等項目,布局煌盛龍光里、京東產業園等多個網紅打卡點位,實現了城市品質、功能和管理大提升。

李才軍:本屆大會全方位展示豐城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的新面貌和新成果
豐城市文廣新旅局黨組書記李才軍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介紹,本屆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以“以會興產,以旅興城”為辦會理念,以“文旅融合新動能 產業發展新活力”為主題,處處彰顯豐城元素,全方位展示豐城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的新面貌和新成果。
體現豐城底蘊。本屆大會的各個環節,都體現了豐城1800年的深厚文化底蘊。晚會中的洪州窯、豐城劍、歷史人物和商幫文化,岳家獅、花镲鑼鼓、清溪梅燭表演,劍邑文化博覽園14個展館中所展示的景德鎮豐城籍陶藝大師作品、洪州窯青瓷、豐城木雕、豐城記憶等等,都可以讓每一位與會嘉賓感受到豐城歷史文化的深邃和厚重。
品味豐城味道。本屆大會,打造了孺子家宴、龍光盛宴等特色宴席,體現了豐城人的好客和情義,在此次的“豐”味之旅,大家可以品嘗到汆湯肉、滑川、全牛、人參豆腐、魚炒面、板鴨、角子、九嘰等豐城特色美食;推出了“劍邑市集”,集中展示豐城的特色文創產品、旅游商品和伴手禮,大家可以品嘗到凍米糖、燈芯糕、如意糕、擂茶、油角子等特色小吃,感受地道的豐城味道。
體現豐城溫度。推出了豐城LOGO、豐城歌曲、宣傳口號、宣傳片、手繪旅游地圖、旅游畫冊,推出了孺子家宴、龍光盛宴等豐城特色菜(宴),建成唯美溫泉度假酒店、曼居酒店、希爾頓歡朋等酒店,選拔、招募了一大批講解員、禮儀人員和志愿者,為大家提供全程接待、咨詢引導、參觀講解等貼心服務;開發了“嗨豐城”文旅小程序,用最貼心的服務,呈現給游客最佳的文旅體驗。

宜春市旅游人次和旅游綜合收入連續4年達到億人次和千億元收入
宜春市文廣新旅局產業科科長聶昆浩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介紹,宜春市堅持政府搭建平臺、市場需求導向、企業發展共融,根據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工作要求和宜春市文旅工作實際,每年確定一個主題,組織各企業和有關部門共謀發展路徑,進一步明確宜春市文旅產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和任務。通過舉辦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有效促進了旅游消費的增長,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旅游人次和旅游綜合收入連續4年達到億人次和千億元收入。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單位數達到286家,實現營業收入182.89億元。
有力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升級。目前,宜春市有48家A級旅游景區,其中5A景區1家4A級旅游景區22家;宜春市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1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家,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1家,靖安、銅鼓縣獲評江西省“風景獨好”旅游名縣。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已成為文旅品牌的“孵化器”,升級城市功能的“助推器”。
深入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近年來,宜春市依托月亮、禪宗、紅色等特色文化底蘊及獨特的自然風光、溫泉康養等旅游資源,打造了一批文旅融合新業態。以明月山溫湯鎮、銅鼓湯里為代表的旅游度假區,打造出以消費街區、假日酒店、精品民宿、夜間演藝等綜合性休閑度假產品。靖安縣、奉新縣開發以鄉村避暑民宿為代表的鄉村度假聚集地,明月山、七星嶺滑雪場拓展了體育旅游的場景。萬載縣立足“花炮之鄉”特色優勢,將煙花燃放與萬載古城景區融合,探索出“煙花+文旅”的特色IP。天柱峰游艇、明月山低空類旅游產品的出現,將消費空間由陸地轉向水上和空中,進一步拓展了“文旅+”“+文旅”的融合發展。
持續擦亮“宜春多勝游”品牌形象。這些年宜春市緊緊圍繞生態綠城、禪宗圣地、月亮之都、溫泉之鄉四張旅游名片,充分整合資源,狠抓品牌建設,城市更具文化底蘊氛圍、農村更加整潔秀麗。
下一步,宜春市將繼續立足自身優勢稟賦,因地制宜,謀劃精品項目、豐富產品供給、提升服務品質,助推宜春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附件: